首页 > 九游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|蒙古帝国西征--旭烈兀马踏巴格达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9:22    次浏览

雕弓响处,鹰巢坠地。举手之间剿灭了百余年间令人谈之色变的恐怖组织阿萨辛,旭烈兀更加踌躇满志,拔剑四顾之际,一眼就瞟见了珠光宝气的巴格达。巴格达的豪富,蒙古人素有所闻。当年第一次西征时,成吉思汗因为玉龙杰赤事件对术赤等三个儿子发脾气,后来手下劝他让王子们戴罪立功,去抢劫巴格达的财宝,成吉思汗这才转嗔为喜,不过稍后他就把目标转向阿富汗,巴格达的危机暂时得以推迟。现在则不同,西亚中亚都已沦于蒙古人之手,没有谁能替哈里发挡刀了,况且蒙哥的征服名单上,巴格达也赫然在列,这一次终于躲不过。攻打阿拉木图期间,驻守阿塞拜疆的蒙古总督拜住 (不是后来元英宗时代的宰相拜住)赶来会师,蒙古军声势愈盛,旭烈兀底气更足,他此前曾邀巴格达哈里发一起出兵对付阿萨辛,对方没有回应,现在他以此见责,要求巴格达投降。图为旭烈兀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崛起于8世纪中叶,至此时已历500余年,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并不久长,如菲利普·希提在 《阿拉伯通史》中所说:“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征服文明世界,如果有什么能与这种速度相比,那就是他们衰落的速度。”在10世纪初,哈里发的势力范围已很难超出巴格达一城,此时更已今非昔比,只是凭着宗教方面的号召力勉力维持而已。蒙古人到来时,巴格达城的主人,是阿拔斯王朝的第36任哈里发穆斯台耳绥姆,这个名字的意思是“坚持天道者”,可惜累世积弱国小力衰,他已经什么也坚持不下去了。但自10世纪突厥雇佣兵坐大起,阿拔斯家族的哈里发就摸索练就了一套以柔克刚的功夫,他们以神权的名义,授予那些强横的蛮族将领以合法权力,让出一部分世俗统治权,以此换取后者保护哈里发的尊位,这样保存实力,养身待时,等那些蛮人搞出乱子力量衰弱———这是迟早的事———再出来以宗教领袖的身份收拾局面,这样,虽然不能大权独揽,却总可以保住世袭尊荣的代代传承。阿拔斯家族用这样的策略,先后耗死了突厥人的布威王朝、塞尔柱王朝。穆斯台耳绥姆觉得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是头脑简单的蛮人,也没什么不同,于是又想用相同的策略故技重施。哈里发派出使者去旭烈兀处商谈和议,在谋臣的建议下,穆斯台耳绥姆特地让使者仅带了少量礼物,“以免显得害怕”,同时他还打算软硬兼施,给旭烈兀写了一封恫吓意味十足的书信: “你这个年轻人啊,刚刚得志十日就自以为世界之主,你所要求的都是你不可能得到的,你不知道吗,从东方到马格里布(西北非),从帝王到乞丐,信奉真主者皆为我的臣仆,我可以将他们召集起来,所以你最好遵守和平退回呼罗珊。” 这样答复入侵者固然很解气,但说这种话是需要实力的,而且,穆斯台耳绥姆忽略了蒙古人与以前的突厥人最大的不同:他们不是穆斯林。对于哈里发家族,蒙古人根本体会不到他们的“神圣性”,在旭烈兀看来,巴格达不过是一座金矿而已。旭烈兀答复来使,他要的不是议和,而是投降,否则就开战没商量。他命人起草了一封措辞强硬的最后通牒,作为给哈里发的复函:你们知道,自成吉思汗以来,蒙古军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命运,秉承天意,花剌子模等王朝遭受了怎样的屈辱!然而巴格达的大门从未对 (花剌子模、塞尔柱的)素丹们关闭过,他们都在巴格达建立过他们的统治。而我们拥有强大的力量,(你)怎么能够拒绝我们进入巴格达呢?当心,不要以武力反对军旗!———拉施特 《史集》,转引自格鲁塞 《草原帝国》哈里发得到蒙古人的反馈之后,还是虚与委蛇,结果旭烈兀的条件再次加磅,他不但要姆斯台耳绥姆投降,还要求他拆毁巴格达的城墙。眼见局势恶化,哈里发只好搬出超自然力量来作为精神武器,他写信警告旭烈兀攻打巴格达的严重后果:“全宇宙就要陷入紊乱,太阳就不再露面,雨水就要停止,草木就不再生长。”其实对于文化层次还很低的蒙古人,这样的迷信宣传本该起效,但偏偏旭烈兀很了解一些西亚的历史,他知道巴格达曾被突厥人攻打过不止一次,宇宙要是这么容易紊乱,早就不知紊乱多少回了。哈里发的欺人之谈正透露出他内心的恐惧,此时不打,更待何时?这些徒劳的书信往来,都发生在1257年秋天,这年11月,旭烈兀大军开赴巴格达,一路势如破竹。12月,在巴格达以北的底格里斯河上游,蒙古军与巴格达将领艾伯格率领的12万野战军对峙,由于是背水一战,阿拉伯军死战不退,蒙古军的先锋拜住一时也难以占到上风。战事僵持之际,蒙古人看出底格里斯河之水可资利用。拜住派人秘密潜往上游掘开河堤,驻扎在低平地带的阿拉伯军营被大水淹没,艾伯格仅以身免,巴格达最后的抵抗力量全部付诸东流。1258年1月,蒙古全军兵临城下,将巴格达团团围住。旭烈兀还派人渡过底格里斯河,在河道设置障碍,防止哈里发从水路逃生。1月30日总攻开始,四面八方飞来的炮石箭镞将巴格达笼罩在密不透风的火力网中,狂轰滥炸持续了十几天,城墙坍塌守军死光,穆斯台耳绥姆想象中的 “从东方到马格里布的臣仆”,也没一个赶来勤王。到了2月10日,哈里发终于顶不住了,率领3000名宗族官吏随员,前来投降。接下来巴格达城的命运不问可知,旭烈兀纵兵屠城,蒙古人烧杀抢掠,整整17天,格鲁塞 《草原帝国》中称,被杀戮者大约9万,而有的估算数字则十倍于此。其中有一个细节,郭侃所部在东城纵火焚烧一座宫殿,该殿通体由檀香木修成,结果被火之际,香气扑鼻,闻于百里。或许黄巢憧憬的 “冲天香阵透长安”,就是这么一种意境,如此充满暴力美感的画面,也正符合 《一千零一夜》中的梦幻城市毁灭之际的凄美。穆斯台耳绥姆自然无法免死。一种说法称,旭烈兀占领巴格达后发现了哈里发庞大的金库,惊叹不已,便指责穆斯台耳绥姆贪财愚蠢,坐拥着金山却不知用这些钱财征兵备战保家卫国,于是他下令将穆斯台耳绥姆关在满是金银财宝的仓库里,断绝饮食,让他守着宝藏活活饿死。这个带有明显的劝世意味的故事,最初出现在一些波斯史家的笔记之中,后来被道听途说的意大利旅人马可·波罗收录在他那本著名的游记里,并借由该书广为流传,但事实上,穆斯台耳绥姆并没有死得这么有教育意义,旭烈兀确实为他选择了一种别致的死法,不过要比这故事里的惨烈得多。纳忠先生的 《阿拉伯通史》中说,穆斯台耳绥姆虽然投降,但已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,据说他面对旭烈兀时表现得颇有帝王气象, “毫无惧色,仅要求死前沐浴更衣”,旭烈兀命手下亲兵将他带下去暂且看押,穆斯台耳绥姆却严词拒绝 “来自地狱的恶魔”与他偕行。大概旭烈兀也有些 “壮之”,于是命人将穆斯台耳绥姆以及他的儿子、亲随共5人,一起裹进一张地毯里,投到巴格达附近的瓦迦夫村外,然后调集了一大群战马,驱赶起来反复数次踩踏,毯子里的哈里发一家终于零落成泥碾作尘。地毯是西亚引以为豪的标志性手工产品,最终也成了享国逾500年的阿拔斯王朝末代君主仅有的殉葬品。这是1258年2月20日的事。